台語讀法課程:《文讀音與白讀音的差異》
台語有 文讀音 和 白讀音,這是學習台語時常見的語音現象。文讀音多用於正式場合,如書面語,而白讀音則多用於日常口語。以下介紹它們的差異與用法。
一、何謂文讀音與白讀音?
文讀音:源自漢字的古音,主要出現在人名、地名、書面語等正式場合。例如:
學(ha̍k,如「學校 ha̍k-hāu」)
民(bîn,如「人民 jîn-bîn」)
白讀音:日常生活中的口語讀法,較接近台語本土發音。例如:
學(o̍h,如「讀冊 tha̍k-chheh」)
民(bûn,如「百姓百民 pah-sè pah-bûn」)
二、常見的文白異讀例子
漢字 文讀音 白讀音 例句
教 kàu kà 教室 kàu-sik / 教人 kà lâng
力 la̍t lia̍t 努力 ló-lia̍t / 手力 tshiú-lia̍t
物 bi̍t mi̍h 物件 bi̍t-kiānn / 東西物件 tang-sai mi̍h-kiānn
三、學習文讀與白讀的方法
聆聽母語者的說話,特別是新聞、戲劇,理解何時使用文讀或白讀。
閱讀台語書籍,觀察同一個字在不同語境下的讀法。
多說多練習,透過對話感受語言的自然變化。
學會區分文讀與白讀,能讓台語表達更流暢自然,也能更理解台語的語音特色!